100年前,美国人甘博来华用镜头记录下积贫积弱的中国。100年后,甘博外孙科伦国庆前夕来到北京。爷孙两代美国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见证中国巨变。近期,一场名为《百年回眸 中国巨变——跨越时空的对话》的展览,在中华世纪坛综合馆开展,影像无言,却诉说万千,京呈带您一览两代美国人的中国映像。
1908年,刚刚高中毕业的甘博和父母、弟弟一起,不远万里来到中国。甘博随父母在中国的第一次旅行,就让他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作为一名社会学家和第一批来到中国的美国摄影家之一,甘博在1917年至1932年的15年间三次旅居中国,先后走访了华南、华东、西南的十几个省份,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社会调查工作。
甘博拍摄了5000余张珍贵的中国历史照片,以及30盘用电影胶片拍摄的黑白纪录片,并为所有照片标注了拍摄时间和地点。他拍摄的影像资料内容包罗万象,从城市到农村,从婴儿到老人,从百姓到官员,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、交通、社会生活等各方面,为我们今天拂去历史的尘埃、回望100年前的中国历史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资料。
时光流转,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前夕,甘博的外孙彼得·科伦夫妇专程从美国来到北京,零距离触摸和感受了今天的盛世中国,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巨变。
了让观众可以更好地体会到100年前的生活,展览独具匠心地设计了诸多环节,连通历史和现代:观众可以坐上骆驼祥子时代的黄包车,感受百年前的出行;可以倚靠着古香古色的城墙砖瓦,拍一张打卡穿越照;在采集镜头区和“我爱你中国”手印墙,观众还可以唱歌、表白、留下手印,把祝福送给祖国,记录难忘的瞬间。
览将持续至10月30日,观众凭身份证免费参观。在世纪坛的展览结束之后,这些图片还将在部分中小学校巡回展出,让更多孩子们了解过去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,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。
评论区